Alexa

Line傳一則訊息,農地就開始灌溉!百大青農創業不到兩年,就和泰國合作智慧農業

下一步將挑戰生成式AI應用  隔空診斷植物健康   用手機種菜  智食良果挖掘智慧農業商機
撰文: 譚偉晟     分類:多元產業創新     圖檔來源:攝影/ 陳睿緯 日期:2024-05-15

創業不過兩年,就獲得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青睞,攜手合作智慧農業。看似缺乏規模化商機的智慧農業領域,智食良果如何轉換思惟,找出快速發展的途徑?

「接下來,我可以再多租兩、三個農地來種植,遠端管理。」帶著記者走進農地,第五屆百大青農李王勝拿起手機,用LINE傳了一個訊息,農地便開始引水灌溉。這樣的應用,讓他省去跑農場的交通時間,有餘裕管理更多農地。

 

泰國商機龐大  前景可期

 

這套用LINE就能管理農地的應用,是新創團隊智食良果整合無線控制電箱,開發的農業自動化與遠端管理的平台,包含台灣前三大花卉業者嶺豐園藝、全台育種龍頭農友種苗,都與智食良果展開合作,在台直接合作的農場已經超過五十個。

 

但對智食良果董事長暨執行長吳昱鋒而言,公司更大的商機在泰國,「二○二二年,我們跟國合會(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)去泰國,和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合作智慧農業。」從泰國五個農業改良場的試驗開始,吳昱鋒看好接下來泰國將會有更多農場導入。

 

只是,時間回到二二年吳昱鋒創業前,市場並不看好智慧農業這個創業題目。「過去我在創投,最常聽到的問題是智慧農業缺乏『標準化』。」吳昱鋒解釋,缺乏標準化、需要針對每個農地的需求做客製化開發,讓智慧農業新創很難做到規模經濟,導致成本偏高、營收又很難快速擴大。

 

但他接著說,過去他參與開發的桃園農改場專案,讓他看到台灣農民對於透過智慧農業應用來降低時間、體力負擔的期盼。

 

在二一年,桃園農改場開發「農業自動灌溉及生產管理即時監控系統」,利用積木式的功能設計,讓監測到的溫溼度、光照累積量等數據,對應到需要的灌溉面積、水量等模組,便能快速開發出符合各種不同農地狀態的自動化管理。

基金名稱(幣別)
一周績效(%)